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醉卧东篱园
作者:何俊  发布时间:2014-08-26 08:33:30 打印 字号: | |
  晨雾散了,庐山下的栗里村沐浴在迷人的秋阳里。

  穿着补丁布袍,躬耕垄亩的陶渊明,肩着一把小锄,从村前小石桥边缓缓走过。距离这儿半里之遥,就是他栽种桑麻的东篱园。

  东篱园的南端,一条小溪弯弯曲曲绕过栗里,穿过山谷,汇入山那边的落星湖中。陶渊明走乏了,倚着溪边一棵曲背的老柳坐了下来。眼下,秋叶、断枝铺满荒径,小溪边的鱼腥草、羊啮草、苔藓枯黄了,泥土一样的颜色。忽然,一群鸥鸟掠过小溪,在前方一片榆树林子上空欢叫盘旋。诗人纵目四望,附近曾城山傍无依接,独秀中皋,恰似孤傲清奇的匡庐巨人。远处,南阜山像是伫立天际的凌波仙子,在他昏花的老眼里时隐时现。今岁是辛酉年(公元421年),这位“性本爱丘山”的诗人已经57岁了。

  过几日就是重阳节了。穷得无钱买酒的陶渊明在回忆旧事。前几年,也是这个时日断了酒,诗兴提不起来。“九日无酒,老夫就不登高赋诗了?”他在东篱园内摘了一把菊,细细玩味着。把玩间,一个白衣使者骑着一匹马匆匆而至,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了,他把菊花浸在酒缸里,喝了一个痛快,随后吟诵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回忆这一幕往事,陶渊明兴致逐渐高了。他拖着羸弱之躯,移步转过荒径,走进了菊圃。

  在这百花凋零,草木枯萎的秋末,东篱园里姹紫嫣红,矢车菊、万寿菊、金钱菊、瓜叶菊等,在秋风中散发出幽冷的芳香。

  陶渊明最爱菊花的风骨气韵,称它们是“霜下杰者”,是自己感情寄托的“伴侣”。有一次他病中饮了菊花酒,结果“酒到病除”。这印证了《神农本草经》上的记载:“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不过他也知道,菊酒虽能去痿痹,但不宜饮醉。他常常喜欢喝的还是谷酒。

  阳光把东篱园照得暖和起来,陶渊明开始收摘篱边的豆夹。他的小儿阿通从落星湖钓到一条鲂鱼,此刻气喘地冲到他的面前,说:“阿爹,你又有下酒的菜了呐!”

  陶渊明很喜欢孩子,望着天真的阿通,心情轻松地回答着:“下酒的鱼儿有了,可是酒到哪儿去找呢?”

  “阿爹,他们送酒来了呵!”阿通用手一指,果然瞧着他的两个门徒,提着几瓶酒献了上来。

  陶渊明坐在“醉石”上边,痛饮了几口木瓜酒,然后对着得意门生孟夏道:“好哇,你们这是‘雪里送炭’喽,哈哈!”

  两个门生在陶渊明饮酒时,互相探索诗文,各述所好。年轻一点的张思远盛赞陶先生的田园诗篇,极尽高雅、清逸、脱俗的情致;而孟夏呢,则更喜欢陶渊明读《山海经》的组诗,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雄浑的诗句,敢直陈复仇的壮举,火气十足,说明这个“田园诗人”的心底埋着一座火山。

  陶渊明一忽儿就将一瓶酒喝光了,他醉卧在东篱园内的瓜棚里,说了一声“我醉欲眠卿自去”,就自个儿去做甜梦了。

  黄昏时,陶渊明才醒转过来。上午两个年轻人上门求教,与其说是请教诗文,不如说是同他一起探讨人生,开拓理想。他回顾自己以往写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等篇什,多是抒发身边琐事,个人喜怒哀乐。特别是孟夏仿佛在考问他这位先生:“‘猛志不获骋’就不驰骋了?先生的笔不就可以替庶民驰骋一番么?……”问得何等的好啊!激动之中,陶渊明想起了鲍敬言的《无君论》,自己未到花甲之年,却经历了三个朝代,瞧着多次废立皇帝,每次改朝换代都有一场大屠杀,给社会造成非常恐怖的气氛。唔,君主就是一切不幸之源!阮籍在《大人先生传》里,不就提出了“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的主张么!对哟,老写田园诗、饮酒诗不行,在自己了却一生之前,总要给后世之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酒助诗兴。诗人的精神处于亢奋之中,想象的翅膀飞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庶民的理想之国在哪里呢?人间的乐园又是一个什么样子!他开始在脑海里构建流芳千古的《桃花源记》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湖宣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院网

江西法院网

九江法院网

中国湖口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792-6338600   传 真:0792-633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