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在网络爆红的新闻莫过于“柯震东吸毒被拘,房祖名涉毒被捕”事件。自8月17日有网友发微博爆料台湾著名男演员柯震东因吸毒被抓之后,瞬间这个消息占据腾讯微博、搜狐新闻等各大媒体头条。至8月18日晚平安北京发表通报:台湾演员柯震东吸毒行政拘留14天,房祖名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被刑拘。出于好奇从8月17日消息爆出之后一直关注此次事件的进展,众多网友也纷纷对此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由新浪娱乐发起的“柯震东房祖名吸毒被抓你怎么看?”的调查中参与投票的29%网友表示震惊,为男神心寒,26.4%的网友表示不关心,24.2%的网友表示正是大好时光染毒为之感到惋惜,6.9%的网友表示希望他们吸取教训重新站起来。
近几年,名人吸毒的消息越来越多的在公众面前曝光,名人吸毒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2009年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吸毒遭曝光,2010年本山大叔前任经纪人高大宽因吸毒被拒15天;2011年零点乐队的前任鼓手因吸毒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灵魂爵士乐歌手艾米·怀恩豪斯因吸毒过量死于家中;2012年歌手惠特妮休斯顿吸毒过量死亡;2013年《欢乐合唱团》男主角蒙特斯因吸毒过量死在其下榻的酒店。而今年堪称中国演艺圈吸毒事件爆发年,4月16日因中国好声音走红的歌手李代沫吸毒被抓,获刑9个月以及罚款2000元,6月26日导演张元、编剧宁财神因吸毒遭拘留,7月2日演员张耀扬因吸毒遭拘留,7月14日演员何盛东吸毒遭拘,7月29日张国立之子张默、8月4日演员高虎吸毒被抓,再到8月14日柯震东、房祖名因毒品双双被抓。名人,毒品,这两者似乎有着密切的联系,令人唏嘘不已,也不禁让我们沉思:名人为何喜欢与毒品有染?
毒品作用于人体,能够暂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幻觉兴奋快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其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一旦停用就会出现焦虑、忽冷忽热、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痛苦的反应,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在我国,毒品的吸食、携带、运输、贩卖均是不合法的行为。但并非所有毒品的使用均是非法行为,其作为医学上药物使用则是合法行为,但其使用也受到严格的限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每年“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标语,历来人们均谈毒色变。然而,为何许多名人在名利双收之后选择与毒品为伴,并因此沉迷不能自拔,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究其因,我想除了与毒品其本身的性质有关之外,还在于他们自身的选择有关,毕竟坏东西不一定就与生俱来破坏的本领。不仅是名人,还有一些普通人中,他们把吸食毒品当成解压的工具赖获取一时的快感,也有的因为好奇“以身试毒” 一试成瘾,有的因抵制不住周遭环境的影响等。但是人生在世,谁不曾要走过人生的几个低谷或者要淌过人生的几条拦路河?名人在不为生计、名利、金钱奋斗时,何不重新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重新为自己的人生定义。说不准,利用好自己的名与利,会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二重巅峰。普通人自不用说,还在生活的沼泽里为生计苦苦挣扎,生者的本领还未炼成,又怎可抵制不住诱惑走上亡命之旅?在遭遇低谷的时候选择逃避,处在人生巅峰的时候选择堕落,这远非明智之举,也实属不该。既成就不了别人榜样的力量,也承担不起堕落的代价。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绝非靠平时表面穿着得体、光鲜亮丽地出现在公众场合:微微笑、弯弯腰、做做样、走走场。而是由于其前段人生的路走得健康励志,因而命运赋予了他们一次做别人榜样的机会,使其广为传播自身的正能量。作为普通人的榜样,他们更应该恪守己则,使人们从他们身上获取榜样的力量,为生活的美好奋斗不息。不可否认,名人“以身试毒”也能成为人们“榜样”的力量,但此“榜样”非彼榜样,是人们心里唾弃的反面教材。
做错了事,勇敢地承认那也算是“亡羊补牢,其时未晚”。23岁的柯震东在接受采访时,曾一度哽咽,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我做了最坏的示范,犯了很大的错。对最疼爱的家人、关心我的朋友和支持我的粉丝表示对不起……”。然而编剧宁财神在释放出来后,面对“柯震东、房祖名吸毒”事件,不仅在自己的微博发表“在中国吸食大麻应该合法化”的论断,而且面对采访镜头一改当初被捕的懊悔口气,表示对自己做过的事情不后悔。这样的“名人”,用一个现在的流行语来说也就“呵呵”了。8月13日,北京42家经纪机构、演出团体签订了《北京市演艺界禁毒承诺书》,承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参加演艺活动,净化演艺界队伍”,这份关于演艺圈身家生计的协议书,希望能够对这些名人们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毕竟名人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特权,没有例外,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