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书痴
作者:许家华  发布时间:2014-08-20 10:20:13 打印 字号: | |
  有人说民国学者中有三个著名的“疯子”,一个是章太炎,一个是刘师培,还有一个是章太炎的弟子黄侃。“疯子”中最“疯”的当属黄侃了,其桀骜不驯好骂人的脾气和那种旧派文人的狷狂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疯”,黄侃还有“痴”,一种对书的痴迷。

  黄侃爱书,世人皆知。他珍视图书,胜过他物,遂有世人称其为“书淫”、“书痴”。他家中的藏书竟然达3万卷之多,俨然是一个小规模的图书馆了。大凡称为“书痴”的,都有购书的嗜好。黄侃亦是如此。从《黄侃日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每月发工资的时候都要去买书,以购书为乐,以藏书为瘾。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有时竟然将一个月的工资全部用于买书。这种奇事,我想如今是不可能的事情。购书,当然费钱。用工资买了书,生计倒是成了问题。因此,黄侃的夫人常常为生活而发愁,无奈中只能暗中向娘家人求助以维持生计。即便如此,黄侃还是不知足,他在藏书中有诗云:“稚圭应记为佣日,昭裔难忘发愤时。十载才收三万卷,何年方免借书痴。”再如,黄侃某日整理书籍,发现一本《古书丛刊》第二函不见了,便怀疑是某人所取,便在日记中记到:“此儿取书,从不见告,可恨可恨!”并附写一贴条,粘于书架之上,以示公开对“偷书”之人的不满。真是性情之人也。

  爱书,爱读书,爱买书,对于一个学者来说,那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但是读《黄侃日记》,足以跪地佩服、双手膜拜的是在于他读书之勤、之严。严,说的是他读书的那一种认真劲儿,还有就是一种读书的自律。在《黄侃日记》中,我们看到黄侃购书、借书、翻书、评书、讲书、写书,足见他读书之勤。他读书,喜欢随手圈点,就跟有些人看书喜欢抽烟一样。他圈点时非常认真,许多书都不止圈点了一遍,如《文选》圈点数十遍,《新唐书》等书三遍,足见他读书之严。他每天的生活都跟书有关,与书交流。这或许就慢慢养成了他那种桀骜不驯的人格了。黄侃一生最大的物质财产,便是书,一房子的书,可见他爱书如命。他的老师章太炎在为黄侃所作的墓志铭中说:“有余财,必以购书”。藏书甚多,这是困扰很多学人的一大难题。钱钟书当年的藏书因战乱而丢失,直到晚年回忆起来懊悔不已。同样,这些藏书的放置问题时常困扰着黄侃。他的书全是散放在书架上的,地板上有书,几案上有书,一堆一堆放着。这犹如他的性格一样。他为了书,还拒绝中山大学优厚的待遇,无论校方怎样苦劝,开出条件多么诱人,他始终都没有答应。别人问他为何拒绝那么好的待遇不去中大教书,他淡淡地答道:“我的书太多,不好搬运,所以就不去了。”好一个黄侃,真书痴。

  除了爱读书,黄侃还喜好参与诗社。他当时还组织一个诗社,经常与社友游山玩水,填词写诗,纵情于山水之间,享诗情画意之美。看来黄侃真不是一个喜欢枯涩的学究。看他写的这首即席之作“闺情”,便可知也。此诗首联赏景,颔联思春,颈联怀远,尾联伤情。一个闺中少妇的旖旎春怀缭绕柔情,楚楚可怜地跃然于纸上: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栏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赠五更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像,赢得三春两泪啼!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湖宣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院网

江西法院网

九江法院网

中国湖口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792-6338600   传 真:0792-633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