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放低姿态是一种境界
作者:周兰彬  发布时间:2014-08-14 09:57:33 打印 字号: | |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总会抱怨工作单位或其他同事,总认为自己毕业于法学名校,法律科班出身,不应该是这样的现状。后来有一位周庭长给我们上了一课,其中有一段话让我深受启发,“你们都是新鲜血液,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现实很快给了你沉重的打击,也许你觉得以你的能力,可以从事更重要的工作,或许你觉得你为单位做了贡献,领导却不重视你;其实,不要总是抱怨你们的工作单位或同事,万层高楼平地起,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要学会放低自己的姿态。” 

   虽然时隔四年多了,但她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那句“放低自己的姿态”让我铭记于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放低姿态,才能让自己脚踏实地、稳步成长。

  也曾读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一次去拜访的故事。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记了。”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看成最大的收获,牢牢记住了前辈的教导,并把它列入他一年的生活准则之中。谦虚谨慎是做人的美德。一个成熟的人,有成就的人,必备此种品格,宜低头、忍让,而非自高自大。这也许是许多成功人士之美德。

  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哲学家,也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大师们提到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当我们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是如此,要让自己不断进步成长,就要懂得学会放低姿态,不断学习他人之长,而不是总是抱怨别人不如自己,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只有豁达大度,放低姿态,吸取他人之长,才能不断的进步。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也是如此,西方谚语常说“在法律的国度里,法官就是国王”。可见法治社会,法官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光荣的使命。当我们处于这种职业中,更要学会放低姿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如果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则只会让自己不接地气,慢慢倒退,无法完成法官应有的工作使命。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更高。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弱胜过坚硬,谦逊胜过骄傲。我们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湖宣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院网

江西法院网

九江法院网

中国湖口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792-6338600   传 真:0792-633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