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浩瀚,千般犹豫,我还是选择阅读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当前法院案件量增多、涉诉信访任务加重,无形中给大家造成一种压力,需要正能量得鼓舞,去燃起心中的那团火。
作为一名心理学传播者,理查德•怀斯曼的这部作品延续了其一贯的风格,通过描述心里学界大量的实验,运用幽默的表现手法,深刻阐述他的思想。理查德怀斯曼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破除了人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等认知。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人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人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具有安全感。人们通过有意识地操作自己的行为,获得某种“正能量”的积聚,从而获得正面的情绪。他告诉大家,只有改变,才能提升正能量。
结合法院实际工作,谈谈在工作中对“正能量”的认识,我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责任是坚守的最大理由。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凸显,案件量得增多、涉诉信访任务加重,使得法院工作人员工作紧张忙碌,但当同事们都在不辞疲惫、默默无闻地工作,用自己的行动,传递 “正能量”。这就是这个集体承受着社会的压力,却释放自己的光环。实现法治中国梦想,是每位法官值得用一生去探索。
二豁达善良、公平正义,是人际交往中传递正能量。法院工作,没有权力在手者的得意,没有受人敬仰的荣耀,也没有热情澎湃的掌声。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造就了法院人坦诚、正直的处事态度和善良博大的胸襟。祖国同胞遭遇灾难,我们捐衣捐物、奉献爱心;同事临患疾病,互相亲切关怀、无私帮助;工作任务分配,大家不计得失、任劳任怨;干部评优选拔,大家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中国有个成语叫“耳濡目染”,长期与这样一群品质优秀、作风正直的人为伴,定能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工作效率极高的团体。
三乐观向上、健康生活,在精神世界中释放正能量。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自信、乐观、向上,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免疫气场,让道德保持健康。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一个社会可以有瑕疵,但是不可以没有正能量。人需要正能量的鼓舞,为了全社会那份向善的信心和希望,每个人或许应该反思——在抱怨之前,先要保证自己积极地传递正能量,用我们的正能量去感染别人,推动社会和谐和进步,那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不论学习什么,我们都要从行动中学习。比如说,人在自己建过房子后才能成为建筑师;只有在自己弹过竖琴后才能成为演奏家。同样,只有通过从事义行,才能成为正义之士;只有通过控制己行,才能成为克己之人;只有通过无畏之行,才能成为勇敢的人”一个简单的理念: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就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快乐的情绪,你就会感到更幸福;想象完美的自己,你会越来越成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