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故乡的小青瓜
作者:冯永忠  发布时间:2014-08-05 09:36:47 打印 字号: | |
  在我的故乡,到了夏末,盛产一种多汁、爽口的瓜,乡里人都习惯叫它“小青瓜”。

  故乡的小青瓜,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品种。所谓的土生土长,非植物学的概念,系祖上的一种遗产,祖祖辈辈自留种子,世世代代沿袭耕种。时光使其与故乡的人、故乡的地有了一种近似命脉的关系——只有在故乡的土地上,才可以结出果实,而在他乡肥厚的土壤上,却只长藤蔓。

  故乡的小青瓜,亦是一种无言的果实。

  或在玉米地里间作,或在沟坡崖畔上闲植,或在矮墙小院插根。玉米秆便是它的架,崖石、紫荆、篱笆亦是它的藤之所依。农人撒下籽种之后,便把它们遗忘。待到炊间菜蔬稀疏之时,才有不经意间地问寻。只要问寻,就有累累的果实无言地等在藤间。任你摘去,果实的梦,才得以圆满。

  它的果实长而圆,有青白两色。青是山青,白是月白,或是两色相镶,带有美感。它的皮很薄,汁液丰沛,耐得咀嚼,且能嚼出个满口清香,可清理污浊的肺腑。

  每逢街市,它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熙熙攘攘的菜市上,摊边蹲着一个乡下的大姐。它独有的外形和颜色很是撩人眼目,摊边人潮涌动。大姐说:“城里人都乐意买它,说它脆爽。”

  我也随声附和:“城里人就图个爽口呗。”

  “不呢,还有些老主顾,都是刚从乡下迁进城的。”大姐很是兴奋地说。

  我明白了她的心思:与其说她是在做买卖,不如说是在维系乡情。那些老主顾总会光顾她的摊位,给她一个存在的理由。对他们来说,她的摊位不是菜市场的一隅,而是故乡的一块土。故乡的颜色,故乡的滋味,滋润着他们的生活。

  在乡下,有瓜自然有棚,瓜棚一般搭在每家的庭院里,或叫天井,或叫天亭。

  叫天亭,更贴近瓜棚下的情趣:或围着坐啖夜饭,或是斜倚对家常;狗拥猫簇,人声物声,杂然相谐,家便有了生气,生活便有了色调。

  男人们在瓜棚下喝酒,即使是酷夏,喝的也是白酒;女人们在瓜棚下纳鞋,脸儿俊俏,谈笑风生——日子,既然要过,那便要过得爽爽快快。

  有钱的人家,搭了有合金骨架的棚,略显花哨,但在青瓜的绿海之中,不待多长的时间,金属的颜色便被淹没。自然的生活,自然地销蚀着人工雕饰的成色,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所以,依然清贫的人,从瓜棚上剪下一颗嫩瓜,也可以烹出一碟熨心润肺的佳肴。没有焦虑,何来心忧呢?安贫乐道,只求心神安泰。

  瓜棚下的话题,可随遇而安。妻还是那个妻,子还是那个子;无所失,便是有所得。该说的话,再拙的嘴,亦说得令人动情;不该说的话,再巧的舌,亦牺惶打结。是你的鸡,长着翅膀,也不会飞远;不是你的金,揣在怀里,也会掉在人跟前——没有人给瓜棚下的故乡人讲哲学,但他们却过得很有哲学韵味。

  所谓天道人心,莫非就是这般情状?

  瓜棚下的故乡人,从不骂官,官离他们远,便只有敬畏。至于一个升了、一个降了,他们都认为差不多。但瓜棚下的故乡人,义愤填膺,恨小偷小摸,骂小奸小诈。这些都是发生在老百姓的身边,虽小亦大:小隙可以败大节,小恶可以污大善……他们不能容忍,恶之,痛之,恨之。

  总之,故乡人的心肺,有了故乡瓜的清润,便有了喜乐,便有了清爽。

  清清爽爽,几乎就是故乡人生活、处世的底色。用清爽搭配故乡人,便是:故乡人清爽的生活,结出了一颗很美丽的果实——乡风淳朴、民风喜乐。

  作者单位:广西靖西县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湖宣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院网

江西法院网

九江法院网

中国湖口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792-6338600   传 真:0792-633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