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生活的诠释
作者:何 俊 李世俊  发布时间:2014-08-01 08:42:31 打印 字号: | |
  有首题名《生活》的哲理诗,对“地球村”居民的生活作了短之又短的诠释,结论只有一个字:“搏”!

  生活着的人们为啥硬要“搏”呢?这首小诗的作者用诗句作了高度概括:“有人说生活是一条小河,/流水潺潺,/平缓无波;/可生活不是一条小河,/到处布满激流、险滩、漩涡……/谁要驾驭生活,/只有一个字??搏!”

  人生这个大竞技场无数次地证明:搏,乃取胜之道。中学时读了这首小诗,曾抄录在自己的“备忘录”里。事隔多年,记忆衰退的我照样能够背诵如流,原因是我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生活的座右铭。

  人生不比漫漫长河,因此早有人提出“人生能有几次博”的命题。接着,又是这个提出“命题”的人对此作了出色的回答:“此时不搏待何时”。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一路搏击,锐不可挡,力挫群雄,从而为我国羸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还有不少人记得容国团这个拼搏者的名字。

  鉴于人生之旅的转瞬即逝,有人又下了一个断语: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做成一件事(意即精于一门技艺)。其实,如果没有“搏”的劲头,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做不成一件事。比如,在人生途中心存侥幸取胜的人,选定了目标(理想),行动上却又踟蹰不前的人,到了老年很可能连一件事都没做好。

  雷锋,一个中国人熟悉的名字,50年过去了,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雷锋这个名字及其所代表的高尚精神内涵,始终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5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雷锋精神的传播,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风貌,教育影响了几代人。有人会问什么是标准的雷锋精神?可以说,扶老人过马路、主动关心弱势群体、帮助有困难的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凡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都可以说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在我看来主要涵盖了这两个方面。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二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质。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身上的魅力不仅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诠释。

  中国有句俗话:“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人从年轻时起就没有想要做成一件什么事儿。这种人,也许就喜欢一个叫海•伯尔写的“懒惰哲学”,老想躲在生活的大海边晒太阳,或者躲在前人的大树底下乘凉,悠哉游哉过一辈子。

  一首诠释生活内涵的小诗,引领我一次次欣赏到人生之搏的种种乐趣,这里边有靠自己卖血换来一台“海鸥”照相机,从而踏上影坛征程的张艺谋;有迈过九十高龄,仍旧“不叫一日闲过”的绘画大师齐白石;有带领华西村人,敢为天下先,在同共富裕的路上分秒必争的吴仁宝,他们都各自放射出了迷人的拼搏之光!

  从这些拼搏的身影里,使我们真切地感到:人,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能放弃拼搏,特别是共产党人,更应为自己的信仰去拼搏,就像雷锋那样“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湖宣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院网

江西法院网

九江法院网

中国湖口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792-6338600   传 真:0792-633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