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77年的他是全国19.6万余名法官队伍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是数万基层法庭庭长中的一员,也是中国法制道路上无数法律信仰者和践行者中的一员,工作十七年来他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 “让群众满意”这一司法工作第一要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他就是湖口县人民法院凰村法庭庭长曹钧。
儿子眼中的忙爸爸
早上6点40左右,伴随着清脆闹铃声,他便悄悄地起床了,生怕打扰到幼子的好梦。孩子的一天都是伴随在母亲的身边,身为父亲的他没有充足整块的时间陪伴孩子是他的一大憾事。一般早上起床的幼子很难见到身为父亲的他,总是会问“爸爸去哪儿了?”,唯有周末、节假日加班写完了判决书之后,才有空陪伴孩子玩耍,为孩子提供温暖的父爱,晚上忙碌一天回到家里迎接他的始终是幼子盼望抱抱的眼神和妻子做好的温馨的晚餐,他总是说能在工作忙完之后多陪陪家人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群众眼中的好法官
7点时分,在等车途中,有一案件当事人打电话进行案件进度的咨询,他一边等车,一边耐心地在电话中向当事人做释明工作,打消当事人认为的一直不判决是有人找关系和人情的疑虑,由于湖口法院贯彻了案件负责人联系制度,在开庭传票上要注明他的私人电话号码,所以多年来,他的手机通讯录当事人号码超过两千个,他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体现在最细的细节中,当事人的电话没有接到,解释不到位,就可能发生上访事件等,所以只要我们法官在工作中做到了细心、爱心和诚心,唤起当事人的顺心、舒心和放心,什么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他只是“他们”当中毫不起眼的一员,但正是这一毫不起眼的一员,却肩担流泗镇、张青乡、大垅乡、凰村乡、湖口县工业园开发区等四个乡镇一区八万余人民群众身上的“公正”,他所领导的凰村法庭更是多次获得省、市、县优秀法庭荣誉称号,他本人更是多次获得“办案能手”、“调解先锋”等称号,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好法官。
同事眼中的严庭长
7点20左右,伴随着院里通勤车的到来,一大帮“法官”下车了前往食堂,,一身工作制服的他只是他们当中普通的一员,也是他们口中评价甚高的严庭长,本不姓“严”,却以“严格、细致”为办案的指南;在吃完早餐之后,前往317基层法庭办公室等待书记员小赵的到来,一般他都会比较早的到达办公室,打开电脑查看昨天下午制作的工作安排表,查看是否有缺漏,随着书记员小赵的到来,他便开始询问今天开庭要带的案卷是否齐全、需要送达的当事人具体情况、哪些案子的法律文书需要签发和抓紧制作等,在核对了当天的工作之后,他便带领着另外一名助理审判员和书记员驱车赶往凰村法庭。“我们庭长在院里是出名的作风严谨,法律文书上的一点点错误,哪怕是标点符号和排版的错误他都能一眼看出来”,有时候书记员小赵会这样跟同事聊他眼中的严庭长,但更多的是庆幸能够遇到这么一个严庭长。
领导眼中的办案能手
湖口法院院长在今年6月份湖口县人大考察基层法庭工作会议上如是介绍曹钧:业务精、能力强、干劲足、素质高,是我们湖口县法院培养出来的一名优秀同志和办案能手。在驱车途中与其它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了昨天审理案件的意见分析,更指导书记员小赵今天庭审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车上讨论会已经成为凰村法庭的老传统了。8点准时到达法庭的他拉开车门就有当事人在法庭等待,由于另一名当事人还没有到来,在办公室耐心地听取了原告一方的意见,充分了解其诉求,“这是一起离婚案件,女方和男方复婚之后又共同生育一个男孩,婚姻感情肯定是有的,毕竟复婚双方都是经慎重考虑的,离婚诉讼赢了也是输,输的是自己的感情和孩子的感情”,在等到了被告来了之后他如是进行了庭前调解,希望双方能够复合,多为家庭和孩子考虑;但原告坚持要求离婚,于是在半个多小时的调解之后只能到一楼法庭开庭进行审理,“小赵,一会儿他们用湖口本地话陈述,你记录的时候如果听不明白及时跟我说,我来解释下,要充分保证当事人的权利”,坐在了审判席上他向往常一样交代来自河南焦作的外地书记员小赵。
在历经近两个小时的开庭之后,“小赵,一会儿他们签完开庭笔录之后,你把他们带到调解室去,我看看能不能庭后再调解下”,当他从调解室出来时已经十一点半了,这时一名当事人过来问道:谁是郝庭长?工作人员小赵愣了一下解释到:我们庭长姓曹,不姓郝。来人低声嘀咕道:那他们叫我来法庭找好庭长是谁。来者是九江市庐山区的一名老人,来法庭立案咨询流泗镇一人欠钱不还的事情,看能否立案,“那样吧 ,你的诉请和材料是符合立案条件的,你有他电话不,打他电话看看合适的话,下午我们先提前调解下?“有是有,但是他前段时间还接,现在一直不接,躲债,现在欠钱的才是大爷”,“给我,我来打下看,喂,您好,我是凰村法庭的,对,那个XXX认识吧,是他来我们这里立案,就是借钱的事情,有什么情况你说……,好的知道了,我把电话交给XXX,你跟他解释下”,在当事人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们工作内容之一,耐心地回复之后老人向他解释到借款人已经答应在月底还一部分钱,现在人在外地不方便,等到时候没还的话再来麻烦法官。而这时时针已经指向了12点半,肚子也在催促着赶紧吃饭了。
在吃完中餐,休息了半个小时之后,他便起身查阅上午的开庭笔录,思索着如何来进行下一步的调解和判决工作,在工作人员小田和小赵陆续起来的时候,便驱车赶往流泗派出所进行调查一起健康权纠纷的派出所出警记录,接着便赶往大垅乡去送达诉状诉本和开庭传票……,当再次开车回到院里的时候已经是将近晚上7点,院里的通勤车早已出发,他便只身赶往公交站台,夕阳余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脸上表露着疲倦和困乏。
时间都去哪儿了?对于每一个坚守在基层的法官和干警来说,时间浓缩在每一份盖着国徽的法律文书上,浓缩在当地老百姓的口碑里,更浓缩在中国司法公正和民主化道路的每一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