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那条路上,看到三角梅花纷纷飘落在树脚下,腐烂,心里颇感可惜。朋友说,它们在感恩。我不解,朋友解释,树给了它们高挂枝头的机会,让它们得到许多艳羡的眼光和赞美的词语,它们唯有化作春泥才算得上回报大树的恩情。
朋友的话让我想起台湾作家林清玄《感恩的心》,她在文章中写道:我常觉得,生命是一项奇迹。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竟也开出象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双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在山里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一棵大树几千年自在地生长;在冰雪封冻的大地,仍有许多生命在那里唱歌跳舞,保有永不枯竭的暖意。
是因为它们心怀感恩,小草才开出湛蓝的花来回报阳光雨露的奉献;小鸟才用婉转动人的曲子活跃大地;大树才用一株独秀来感恩大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但是年轻的我们却常常分不清是需要用感恩去回报,还是理所当然应该得到。
想想年轻的我们,在面对爱我们的家人时,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司空见惯,甚至觉得是理所当然。父母为子女付出,在我们来看是责任,是他们的义务,我们连一句最简单的“谢谢”也吝于说出口,更不用说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人的付出。不是我们没有了感恩的心,是我们失落了对爱的理解,因为,感恩,是需要静下心来,想想他人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付出。
记得曾经看过一则小故事,大意是这样,有一个辛苦持家的主妇,操劳了大半辈子,却从来没有从家人身上得到过任何感激。有一天,她问丈夫:“如果我死了了,你会不会买花向我哀悼?”她丈夫惊讶地回答:“当然会啊!不过,你在胡说什么啊?”主妇一本正经地说:“我死了再多的鲜花都没有意义,不如趁我还活着的时候,送我一朵花就够了!”
感恩,有时很简单,一束花,一个微笑,或者一句“谢谢”,甚至只是你心怀感恩之心就足够了。有人说,心怀感恩的人,有爱心、谦虚,常怀敬畏之心的人,能认真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懂得躬身弯腰去帮助;面对比自己高大的人,懂得抬头仰视去尊重。
心怀感恩,亦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人作为文化区别与动物的需要。我们要感谢的是我们的父母,是他们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和成长的帮助;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他们把我们引向智慧的殿堂,推开真理的天窗,摘取胜利的果实;感谢我们的朋友,是他们与我们共享生活学习的喜怒哀乐……心存感恩,你会获得真正的快乐,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能赢取别人的尊重。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用感恩的心看待种种不平,用感恩的心评判是非,用感恩的心浇灌亲情、友情和爱情,用感恩的心温暖世界,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五颜六色。
作者单位: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