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治者”
作者:符向军  发布时间:2014-07-07 09:33:50 打印 字号: | |
  我是江苏丹阳网友清扬, “女医生救孕妇被判赔款”的帖子,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新闻要素一应俱全,故事描述绘形绘色,一般人不相信都难,可事实面前,谣言无处藏身。尽管受害者南京法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时反应,迅速辟谣,但谣言已飞快传播并造成恶劣影响。这对当下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司法公信都是巨大伤害。

  虽然谣言假得离谱,内容有多处法律上和逻辑上的常识错误,比如民事诉讼中没有“非法行医”和“辩护人”概念,医生火车上紧急救助病患也是应该鼓励提倡的见义勇为行为,但对非专业人士或缺乏理性分析的广大网民来说,经不起推敲的谣言杀伤力依然巨大,而在包括许多医护人员在内的大量转发之下,更加剧了医疗职业风险的焦躁不安情绪,放大了社会救助行为风险和“好人不敢做”的道德困境,而不仅仅是对司法公信的戕害。

  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司法公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保护见义勇为良好社会风尚,人人有责,但“李芊事件”的炮制出台,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和假新闻,针对当前医患矛盾、司法公信、社会良知等热点问题大做文章,散布负能量,其居心叵测,社会危害严重。

  尽管谣言已经逐渐澄清,许多医护人员在事实与理智的支配下也已删除转发的帖文,但谣言和假新闻造成的社会恶劣影响不能不了了之,对医患关系、司法公信、社会道德造成的巨大伤害不能就此一笔带过,幕后始作俑者、蓄意造谣者必须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谣言止于智者,止于知者,更止于“治者”。“李芊事件”,公安机关需要迅速介入,司法必须积极“亮剑”,让幕后始作俑者、蓄意造谣者站到公平、正义的审判台上,接受法律的拷问和严惩。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符向军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院网

江西法院网

九江法院网

中国湖口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792-6338600   传 真:0792-633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