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贤园感动深,
仉姚湛郑慈母情。
贤良典范千秋照,
风范极致永世存。
孟母三迁①何意异?
断纱剪织醒后生。
精忠保国垂千古,
逐金肝胆照忠魂。
陶园圣母湛氏训,
剪发待宾②树贤能。
寡守抚孤任艰苦,
画荻教子③成文圣。
江州筑梦真美德,
沙河古镇继传承,
精深文化奏和谐,
廉孝仁爱感众生。
①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仉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仉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一次, 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母(?~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②东晋时期,范阳孝子范逵去陶侃家投宿,陶侃有名气,但家里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艰难度日。陶侃发愁了,湛氏把自己的长发剪下,让儿子拿到市场上卖了换回几斛米,另外劈柱与烧草垫招待客人,范逵对他们十分敬佩.
③ 欧母年仅29岁带着幼小的欧阳修兄妹,在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艰苦环境中,自誓守节。无钱送儿子上学,她亲自担任儿子的启蒙老师,无钱买笔墨纸砚,她用沙盘当纸、以荻杆代笔教儿子写字习文。在郑氏的辛勤培育下,欧阳修最终成为北宋文坛领袖、海内外一代文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欧母也成为古今中外尊崇敬仰的伟大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