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11月23日召开的全国法院司法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解决法官编制紧张、待遇偏低、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等困扰法院发展的难点问题。这句话道出了广大基层法官的心声。
司法改革能否取得实效,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能否建立并健康运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基层法官的精神状态。人的精神状态总是决定于他的现实生活的。坚持以人为本,就得了解和关心广大基层法官的生活处境。
法官职业如今已经是“高门槛”职业了,一个家庭培养一名司法人才需要大量投入,本人也需要付出艰辛努力,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法官职业跟医生、律师、技术人员等类似“高门槛”职业比较起来,人们不难发现:法官职业待遇太低,甚至普遍低于那些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公民。
法官职业又是高风险职业,整天周旋、忙碌于纷繁而剧烈的各类纠纷和社会矛盾之中。这些都是在其他岗位上工作的很多公务员所不曾经历的。
出于法官职业专业化的需要,人民法院的人事安排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法官的升迁,一名基层法官连续工作十几年,能当上科员级的业务庭的庭长就很不错了。而在其他党政部门工作的与他们同等资历的公务员,基本上都是正科级以上干部了。
总之,当好一名法官,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等困扰法院发展的难点问题都因此引发。推进司法改革,必须求真务实。敢于面对现实问题特别是根源性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以,根据国家财力和各地一般水平,逐步地大幅度提高法官特别是基层法官的待遇,是有迫切必要的。